智能家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?
时间:2020-08-30 来源:中国家电网 点击:
次
原标题:智能家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?
国内家电业是一个已经非常成熟的行业,用行业人士的话说是在顶着天花板前行。因此,家电行业亟需寻找到新的发展方向,以期借助5G新时代的到来,不断拓展新的增长空间。有一个领域似乎已经受到家电企业的瞩目,未来很可能是家电产业升级的路径。
以当前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来说,家电行业普遍认为,智能家居或者是智慧家庭将是家电发展的方向,会把单个的家电品通过智能化改造赋能,让其充当智慧家庭的终端设备,从而给家电品赋予新的内涵和功能,实现在产业和市场上的升级。
智能家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
就智能家居前景而言,在5G加持下,人工智能、物联网在家庭场景中的落地,必然会促使智能家居呈现飞速发展态势。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指出,2019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市场销售超520亿美元。2020年受疫情影响会下挫,但2021年将达到620亿美元。到2025年,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将达到880亿美元。
新近来自CSHIA发布的《2020中国智能家居生态发展》白皮书则显示,在产业链供应设备占比中,家庭安防占比达21%、智能照明占16%、智能影音占16%、智能家电则占12%。当然,也有研究机构的这一数据并不相同,认为智能家电在智能家居中的比重会更大一些。因为,家电的品种实在太多。一旦智能家居成型,诸多家电品都会融入其中。
虽说家电品作为智慧家庭终端的是个共识,家电企业都有向智能家居挺近的冲动,但因为智能家居是一个新兴产业,还处于初创起步时期。不仅行业未来到底是怎样的形态?还只是在探索展望阶段,能够说得清楚是怎样的模式并无定论。
可以这样讲,整个智能家居处于探索起步阶段,还没有形成实质性的产业,仍然是一个概念大于实际的方向而已,真正落地还需在技术条件、理论成熟、基础夯实情况下才能真正落地。家电品作为智能终端的地位在新技术条件下重新确定。
而智能家电只是智能家居系统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,所以两者间是不能画等号的。相比之下,智能家居更像是一个系统,通过物联网的技术,将家中的各种设备连接到一起,打造涵盖多种智能终端,形成一套完整的住宅管理系统。智能家电只是居家中一个个智能终端,是依靠现代通讯技术连接下,在智能家居中发挥作用。
单打独斗难以支撑智能家居
客观地说,智能家居是一个涉及面广的新兴产业,包括上游的通讯、电子、数字,终端设备的家电、家居、安防、通风、照明、显示、房地产,还有就是最重要的平台、系统集成方。这样通过物联网的互联互通,才能形成具有功能最大化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智能家居或者智慧家庭。
不过,由于物联网还处于发展的初期,一方面因为智能家居是基于物物相连、互通互动才能实现。而现在通讯还处于4G时期,要等到5G全面普及后,智能终端才能充分有效的发挥作用;另一方面还需要各智能终端产品的进一步智能化,以摆脱单个智能的局限而适应进入一个体系中发挥作用。
单个厂家所做的包括智慧平台、智能家电产品的智能家居,只能说是狭义上的智能家居。理想中的智能家居,只有通过专业第三方平台的建立,才能把智能家电、智能家居、智能安防、智能照明、智能通风等诸多智能终端整合在一个平台上,这才是具有完整意义的智能家居。
不难发现,前不久在广州开幕的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上,以智能家居、家居大定制、智慧生活名义参展的企业不在少数。不过走遍场馆,很难寻觅到家电企业的身影,这不是说家电企业不重视智能家居,而是行业之间各行其是,处于各自为战的阶段。
对这样一个涉及未来又涉及诸多产业的新兴产业,显然各行其是的混乱局面是不可能令其健康发展。很多企业都是抱着智能家居是块“唐僧肉”的想法,都想去咬两口。但实际上,智能家居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,单凭终端企业自身是根本无法完成,必须借助社会多方面资源,形成多种终端的有机集成才具有实际意义。
其中,重要的是必须要有几个第三方平台出现,最终才能完成智能家居的真正落地。这就像现在的电商一样,刚起步时各个厂家都做自己的线上平台,但在最终厂家所做的平台只能是卖自己的货,别的厂家谁愿意把自己的产品放到竞争对手的平台上去做销售呢?最终第三方的电商阿里系的淘宝、天猫,京东商城、苏宁易购、拼多多才真正造就了线上电商渠道的形成。未来的智能家居也会走这样一条由第三方平台主导的发展路径。
未来智能家居将由平台主导
纵观整个智能家居产业,现在还处于各个产业融合的初期。虽说大家都看到智能家居的宏伟前景,但谈到具体实施落地,大多数产业都想自己来主导。因此,我们看到有关各产业主导的智能家居的活动,包括会议、论坛、样板,形成各式各样智能家居的模式和形态。
不过现在所尝试的智能家居还都是自己搭台自己唱戏,只能算是智能家居的初级阶段,或者说是简单狭义的智能家居。从市场发展、平台生态、空间智能、场景衍生、技术应用、产品演进、用户画像、服务数据、未来趋势等多个角度,显然厂家自说自话的形式是行不通的,打破必须要有第三方平台出现。
当然,从现在构想的智能家居体系中,家电产品确实是占据着相当的分量。这也是家电企业愿意搭建平台的原因和动力。也确实有一些综合性的家电企业,凭借着拥有产品套系,可以实现以家电为核心的智能家居。但应该看到,虽然家电品的套系已经比较全,但是还有一些资源凭家电企业是难以整合进体系的。因而,这样的智能家居是不完整的。
因此,一些人就担心,家电企业现在不去主导智能家居,未来会沦为“设备供货商”的这一角色,甚至可能会被其它行业诞生的主导者整合。到那时,一个从属地位的供应商,只能是幕后英雄,无以谈品牌。实际上,这确实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。
但是,如果我们把眼界放开一些,想想看,如果十多年来我们家电企业还都是以自己的平台发展电商,哪有现在电商成为主流商业终端的局面,家电厂商怎样满足移动互联下的广大用户的需求呢?当然,家电企业整合智能家居也不是不可能,但需要完成的方方面面问题很多,值得家电企业认真去考虑。
专业的事还是要靠专业的第三方来做,就像家电流通最终出现天猫、淘宝、京东、苏宁易购、拼多多等一样,我们期待着智能家居第三方平台的出现。虽然我们不知道会是谁?但这个第三方平台一定会出现,这是产业特性所决定的,谁都无法抗拒!
|
相关文章
- 智慧家居产业Longlist长名单(TOP35) 智慧家居 智能应用 标杆企业
- 智慧家居行业深度调研报告(2024-2030年版) 智慧家居 智慧家居报告
- 《全球智慧家居行业技术及市场前景展望报告》 智慧家居 智慧家居报告 智能家居
- 空间打开 家电巨头聚力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 智慧家居
- 中国室内智能环保行业市场研究报告(2020) 智能家居 智慧家居 智能净水器 智能新风系统 智能油烟机 智能热水器 智能空气净化器
- 智能家居时代中国将引领全球 智能家居 智慧家居
- 全球及中国智慧家居行业发展报告(2020-2025) 智慧家居 智慧家居报告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报告
- 站在CITE 2022看智慧生活 智能家居 智慧家居
- 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智能家居 智慧家居 政策 产业政策
- 《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解读 智能家居 智慧家居 政策 产业政策
- AUTO TECH 2025 华南展——第十二届广州国际汽车技术展览会 汽车电子 智能汽车
- 汇聚创新,以“视觉”致远——VisionChina2024(上海)机器视觉展圆满闭幕,共绘 机器视觉 展会论坛
- 电池管理系统(BMS)市场调查与技术发展趋势报告(2024) BMS 电池管理系统 BMS报告 电池管理系统报告 研究报告
- 中国机器视觉行业技术标准 机器视觉 政策 技术政策 技术标准
- 2016-2030年全球机器视觉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机器视觉 数据 大数据
- 2022-2030年全球机器视觉应用领域市场规模及数据预测 机器视觉 数据 大数据
- 2022-2030年全球机器视觉应用领域市场规模及数据预测 机器视觉 数据 大数据
- 全球机器视觉产业链竞争情况 机器视觉 数据 大数据
- 中国智能制造主要环节机器视觉应用场景 智能制造 机器视觉
- 2016-2030年中国机器视觉行业生命周期 机器视觉 数据 大数据
- 2016-2030年中国机器视觉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机器视觉 数据 大数据
- IIM信息:全球及中国机器视觉行业分析 机器视觉 机器视觉报告 研究报告
- 中国机器视觉领域企业竞争格局 机器视觉 标杆企业
- 2021-2023年中国机器视觉行业市场占有率及集中度 机器视觉 标杆企业
- 2020-2023年中国机器视觉行业重点企业海内外业务占比 机器视觉 标杆企业
- 中国机器视觉重点企业技术领域与重点技术 机器视觉 标杆企业
- 第104届中国电子展 电子元器件 集成电路 电子 物联网 展会论坛
- 全球手机市场及中国品牌出海市场营销研究报告(2024Q2) 手机 研究报告 手机报告
- 第七届全球电子技术(重庆)展览会 传感器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智慧工厂 工业自动化 展会论坛
- IIM信息发布《全球手机市场及中国品牌出海市场营销研究报告(2024Q2)》 手机 研究报告 手机报告
-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(2 物联网 政策 产业政策 技术政策
- 《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(2024版)》一图读懂 物联网 政策 产业政策 技术政策
- 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(2024版)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管理实施办法(2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 政策 产业政策 技术政策
- 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497-2024《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》 智能网联汽车 车联网 自动驾驶 政策 产业政策 技术政策 技术标准
- 工信部: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495-2024《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》 信息安全 政策 技术政策 技术标准